一、自我分析:
我是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,从事着“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”,在工作中我不曾豪言壮语,也没有惊心动魄,更多的是无私奉献。青春无悔,生命无憾之后憧憬的是桃李满天下。工作近二十年,在教学上虽有一点教学经验,现有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,能够胜任各年级段的语文教学工作,能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工作。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点,能够参与课题实验,具备一定的的教育科研能力。但我深知我自身还有许多不足,在教育科研上缺少理论支撑。读书不多,特别是对一些教育理论专著的学习就更少了。在教学中,不善于积累教育教学中的得失,不经常撰写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,对自己的要求不严、不高。对自己从“知识传授型”向“专业发展型”没有系统、完善的规划。现制定三年成长计划:
二、发展目标:
1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,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,学习相关学科知识,在不断的综合学习中提升了自己的素养,成为了一个有内涵的教师。
2、重视对有效课堂的研究、实践,在探索、感悟、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,使自己成为有一定个性的区内或市内知名教师,成为学生喜欢、家长放心、领导省心的教师名师。
3、让班级工作蒸蒸日上,打造一个具有良好班风、健康向上的文明班级。
4、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,并能有自己的阅读心得或是教育随笔、论文等在市或市级以上教育期刊发表。
5、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,多与年轻教师交流、研究、合作,成为同事们欣赏的发展型教师。
6、勤学习,勤思考,勤练笔,锻炼好自己,让自己的专业知识、基本技能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,做一个真正的科研型教师。
三、具体措施:
1、让思想武装头脑
加强政治学习,学习“三个代表”,学习“八荣八耻”,学习“十七大报告”。时刻让思想“保先”。定时和不定时地写出学习体会,思想汇报。虽不是党员,但要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。
2、让学习成为内需
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。不学习跟不上社会前进的步伐,不学习就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形势,不学习就适应不了学生的内在需求,不学习就驾驭不了生成性的课堂教学……所以,要坚持不断地学习,除了学校安排的政治、业务学习时间,每天抽出一个小时阅读。多渠道的广泛学习,钻研教材教法、新课标。大量阅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,如:苏霍姆林斯基的《给老师的建议》、魏书生的《班主任工作漫谈》、朱永新的《新教育实验之梦》、陶行知的《教育名篇》等,还要做好读书笔记。再利用寒暑假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经典名著。活到老,学到老,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,让学习成为内需,在不断的综合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素养,成为一个有内涵的教师。
3、让课堂成为精品
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。是检验教师专业能力的舞台。打造一堂精品课,要做好以下三点:
(1)、课前钻研《课标》、教参、教法、学法,精心设计教学,精心准备教学所需。
(2)、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,每一节教研课,每一节公开课,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,努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改之路。
(3)、勤于反思。教学反思是“老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。”坚持反思可以总结实践,升华经验;可以发现不足,渴求新知;可以摆脱匠气,增长悟性,使我们的教学愈教愈新。做到每一课后,反思课堂教学中的收获、缺失、困惑、惊喜、努力方向等,为撰写教学论文积累下典型案例。
(4)领用网络资源,阅览名师课堂案例,观摩名师课堂,从名师课堂中汲取方法,取他人之长,补己之短。
4、让育人成为乐趣
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。所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,让其成为每天的必修课,在学生面前身先垂范,为人师表,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爱戴的老师。
在班级管理中,除了做到“爱中有严,严中有爱”,要做大量的具体工作:多和学生谈心、定期召开学生干部会议,增加对学生的了解;通过家访加深对学生家长及家庭的了解。认真研究小学生心理,探求师生沟通、亲子沟通及不良行为纠正的方法。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,认真处理每一件事情,认真对待每一次班级活动,把班级管理能力的提高落实在每一天的班级管理中。争取所教班级班风好学习佳,争创文明班级。
5、让合作成为必需
“三人行必有我师。”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特点做到虚心请教、同伴互助,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逐步提高,教育教学经验日益丰富,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,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。与此同时要多配合其他教师的工作,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协调工作,与同事和谐相处的同时,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。
6、让科研成为先导
要摆脱教书匠,成为科研型的全能教师,不仅要全方位的学习,让先进的理念为指导,做一个积极地行动研究者,勤于思考、勇于探究。同是要勤于动笔持写教学案例、教育叙事、教学随笔、教研论文等,养成写网络日记(博客)的习惯,并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,争取每年至少有一篇有价值的文章成稿。
我希望通过以上的学习和努力,提高自己专业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,让自己向全新的科研型教育者迈进,争做名师。
高翔
2009.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