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| 学校概况 | 校园动态 | 师资队伍 | 学生工作 | 科技园地 | 招生入学 | 教育收费 | 党务公开 | 学校地图 | 健康促进 | 心灵驿站 教育督导  
 
  相关内容列表:
6月防病提示

作者(来源):[暂无]    发布时间:2019-06-17

6月的申城已经入夏,气温明显升高,中旬还将迎来梅雨季,天气湿热。加上端午小长假,出游聚餐增多。在此提醒各位重点防控手足口病、猩红热、登革热以及食源性疾病,并注意防暑降温。

 

手足口病: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,尤其是托幼机构的小朋友。多数宝宝突然起病,一般症状较轻。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烧,随后在手、脚和口腔周围出现水疱,极少数患儿可出现并发症。6月还处在手足口病发病高峰。

预防措施:

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,饭前便后洗手、勤洗澡。

●不喝生水,不吃生冷食物,剩饭剩菜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。

●孩子居住的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。

●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,避免与其他有发热、出疹症状的儿童接触,减少被感染的机会。

●合理搭配孩子的膳食营养,保证充足的休息,适当晒晒太阳,增强自身免疫力。

●做好居家卫生清洁工作,家庭成员的衣服、被褥要定期在阳光下曝晒。

 

猩红热: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主要通过飞沫传播。临床特点为起病急、发热、咽峡炎、弥漫性皮疹、继而脱皮。3-9岁儿童易发,疫情多发生在学校或托幼机构,从上月起本市已进入猩红热发病高峰。

预防措施:

●学校和托幼机构做好晨检、午检、室内通风换气等工作,发现可疑患儿应请其停课、就医和治疗,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可疑的猩红热疫情。

●老师和家长应指导教育小朋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做到勤洗手、打喷嚏捂口鼻。

●在猩红热高发季节,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,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,出现发热或皮疹,应及时送往医院诊断和治疗。

 

细菌性食源性疾病: 逐渐升高的气温为细菌迅速增殖创造了条件,加上黄梅天的湿热环境,食品的腐败变质速度明显加快。因此,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将出现发病高峰。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有副溶血性弧菌、沙门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。

预防措施:

●饭前便后、加工制作食品前要洗手;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;食物处理和储存时生熟分开。

●不吃生冷、半生的海产品和水产品;吃海鲜、涮羊肉时,要彻底煮熟;不吃腐烂的蔬菜、水果;

●饭菜吃多少就做多少,如果实在吃不完应放冰箱保存,下次食用,需要彻底加热。

●食堂从业人员如发生腹泻呕吐,患有化脓性皮肤病或其它传染性疾病时应立即调离岗位。

 

发生腹泻后怎么办?

一般腹泻症状可以自愈,如果病程较长,出现腹痛、便血、发热等症状时,务必尽快就医治疗,如确诊为细菌性感染,应做到:

●暂停上课上班,居家隔离休息;

●被污染的食物不能继续食用,丢弃时需密封包裹;

●患者须调整饮食,吃易消化的食物,如米汤、糖盐水等,减轻胃肠道负担;同时注意腹部保暖;

●患者使用过的便具、尿布以及被污染过的衣物、床单等,都要及时清洗并消毒;患者的餐饮用具要和家人分开使用,并在用后清洗煮沸消毒(煮沸10-15分钟)。

 

6月迎来两个节气——芒种和夏至。今年6月6日为芒种,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时节。6月21日为夏至,这天北半球地区的白昼为一年中最长,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。

 

补充水分,饮食清淡:天气开始炎热,排汗量增加,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;人的消化功能相对减弱,饮食应当清淡,多吃新鲜蔬菜水果,适当吃些清热消暑、生津止渴的食物,比如冬瓜、苦瓜、西瓜等;不要吃过多热性食物,也不要吃过多冰冻食物,以免造成脾胃损伤。

晚睡早起,运动适宜:夏季宜晚睡早起,中午最好休息一会儿,有助于体力的恢复;夏天也不要停止身体运动,但最好选择在天气较凉爽的清晨或傍晚进行,运动强度不宜过于剧烈,出汗过多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或绿豆汤。

勤洗勤换,防空调病:天气湿热,容易出汗,衣服要勤洗勤换、勤洗澡,但出汗时不可洗冷水澡,因为出汗后皮肤血管扩张,立即冲冷水会使血管收缩,散热困难,同时流回心脏血量增多,增加心脏负担。还要预防空调病,避免长时间吹空调,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,适当开窗通风换气。

2019.6

版权所有:光启小学

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40号

地址:上海市徐汇区零陵路811号 邮编:200030 电话: 64381959
建议使用IE5.0以上浏览器 建议采用1024*768的分辨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