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产业的崛起,知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。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,知识的飞速变化增长,对我国的社会政治、文化、观念等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。现代的科技文明,高新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迅速地打破国界,世界各地的发展变化不可避免地通过各种方式波及国内,需要学习的知识、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日俱增。这一切要求我们必须成为学习型人才,成为复合型的人才。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“形成全民学习、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,促进人的全面发展。”认识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特征,找准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,这是摆在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。
作为教师,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,创建学习型组织,培养学习型人才,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出力,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。
十七大指出:“当今时代,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、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,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”。进一步丰富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内涵,教育、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以先进典型为模样,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教书育人的能力,成为受学生爱戴,让人民满意的好老师,是我们学校一直以来所坚持的。
首抓师德师能,推进教职工素质建设。
规范教师教育行为,建立和谐师生关系,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体现,是优化教育教学活动,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,也是当前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。光启小学的师德师能学习是贯穿始终的学习项目。每一学年,学校工会都会根据学校教师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,结合教育局的工作要求,制定好详尽的师德师能学习计划,组织全体老师进行师德师能学习。每学期向全体老师推出至少一本有关师德师能方面的书籍,让大家潜心研读,做好摘抄,撰写读书笔记。通过了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,尝试一种种有效的教学方法,教师们尝到了甜头,纷纷把书中的教育教学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,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师德师能学习形式多样,除了从书籍中汲取养分,学校还组织学习了“胡锦涛总书记在优秀教师大会上的讲话”、学习了“高震东校长的演讲”、“名师在我心中”等文章,围绕教师的师德师能,学校还开展了“我的师德观”征文,“学名师小报”制作、“三为”演讲比赛、“班主任论坛”交流等各种形式,推动全校的师德建设。近两年,学校工会开展了以“为人 为师 为学”为主题的师德建设活动,发动每位老师寻找身边的教师榜样,撰写了以“三为”为主题的论文、举办了“三为”演讲比赛、评选除了学校师德先进人物、开辟了教师论坛,收集教师箴言和忌言,每一位教师都查找自身的不足,加深对职业道德的理解,密切学校与家长、学生之间的联系,加强了自我约束的意识。学校又通过教代会,制订了《光启小学一日工作常规》和《光启小学奖惩制度》,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了师德师能的要求。每年学期结束,学校还对全校的学生和家长开展“师德师能问卷调查”。这样的调查活动,对全体老师来说,既是一次师德师能方面的检测,又是一次深刻的学习机会。
08年,“范跑跑”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,学校围绕师德师能这一主题,开展了师德问题大讨论。大家纷纷认为,对照在地震中涌现出来的许多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学生的优秀教师,他的行为实在太可耻了。也许我们没有遇到地震那样的大灾难,没有深刻的体会,但是作为一个教师最起码的道德,决不能弃学生于不顾。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,《光启小学师德规范校本标准》出台了,细则中结合了教育部提出的《中小学教师道德规范》的内容,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《规范》进行了细化。
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师德师能学习活动的开展,进一步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师德水平。为大力弘扬高尚师德,树立教师良好的社会形象,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作出了贡献。
细化政治学习,加强教职工思想理论。
政治学习始终是教工思想教育的主阵地,工会积极配合学校党政,落实党委布置的阶段性政治学习内容,成为学校党支部组织教师进行政治理论学习重要参与者,全面履行了工会的教育职能。在平时的政治学习中,我们经常以工会小组为单位,讨论交流,做到人人发言,个个参与。
我校先后学习了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、工会的“两法两条例”、温总理的“十一五发展规划”、“社会主义荣辱观”、新颁布的“义务教育法”、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、“学习胡锦涛同志给孟二冬女儿的回信”、胡锦涛总书记的十七大报告等。
我校工会主动协助学校党支部,把学习、宣传十七大精神落到实处。工会主席在全校教职工的学习中做了开篇的宣讲导读,工会委员就《如何在校园中落实科学发展观》为题,做了学习体会的交流,受到了教职工的欢迎。学校还举行了“十七大知识竞赛”,让每位教职工对十七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,许多老师还积极主动的写了学习体会,要把十七大精神落实到平时的学学和工作中,为光启的发展出力。
通过学习宣传,我们把教职工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,把学习贯彻的过程作为振奋精神、凝聚意志的过程,作为解放思想、开拓创新的过程,作为推动工作、真抓实干的过程。
讲述“小故事,大道理”,是我们光启小学政治学习过程中的一项多年来不变的学习内容。
一滴水里就蕴藏着浩瀚的大海,一个小故事就孕育着博大的智慧。所谓“大音希声,大象希形”,那些博大精深的内涵往往孕育在最简单最常见的事物中,用最精辟的文字,最经典的故事给人最深刻的启示。从2006年开始,我校的政治学习模式有了一个小小的改变,在政治学习前的五分钟时间,多了一个小内容:“小故事大道理”的学习。学校首先建立了一个“小故事大道理”资源库,在这里收集了许多隽永智慧的人生故事,它们涵盖了幸福人生的所有诠释——有习惯养成、职业生涯、财富金钱、潜能激励、爱情婚姻、交际处世、心灵境界等。这些精辟的小故事背后,都隐藏着无穷的思想和智慧。其次,制作了“小故事大道理”学习单。学习单设计成统一的模板,包括“小故事”、“我的感想”两大部分,每次更换一个小故事,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从小故事中悟出大道理。接着学校在每两周一次的政治学习时间,安排五分钟的“小故事大道理学习”。综合社会热点、学校近况,教师心理等多项因素,选择一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,指定一位老师带领大家学习。领学的教师事先自学该小故事,并把自己的体会整理成文字,向大家做交流发言。其他在座的老师,在认真聆听了领学教师的发言以后,则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段话。这些小故事,每一个都短小精炼,情节比较简单,很容易读懂,但是故事内容却很经典,充满智慧,也很有趣,最重要的是它能让人从小故事中悟出深道理,从小事件中总结出真智慧,也可以用来教育学生。
通过这样的学习交流活动,老师的眼界开阔了,心理得到了缓解,遇事也更加豁达,彼此之间的距离也缩短了。
开展读书活动,提高教职工文化底蕴。
光启小学是一所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学校,以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名字命名,是有着其非凡的含义。徐光启是明代文渊阁大学士,在数学、天文、历法、军事、测量、农业和水利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,他是第一个把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介绍到中国的近代科学先驱。用现代的眼光来看,徐光启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学习型的人才。有着这样良好的文化底蕴,光启小学也在学习上作文章。
五年来,我们工会坚持把读书活动作为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有效载体。通过读书活动,鼓励教师读一切有利于自己的书,注重积累,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,努力成为一名学习型、反思型的教师。通过读书活动,养成学习习惯,做到月月有积累,年年有收获,逐步提高教职工的文化底蕴。
学校曾经组织过“我知光启有多少”的学习活动,发动全体老师寻找光启的过去,了解徐光启的生平事迹,与“徐光启纪念馆”建立了协作共建的关系,经常组织师生参观“徐光启纪念馆”,每年清明节,参加“纪念先人徐光启”的祭奠活动,学习徐光启不断学习,勇于探索的精神,并把这种精神运用到工作中去。
学校工会每年制订《暑假学习计划》,把它纳入自培的规划,引导教职工利用暑假作为自学的集中时段,我们开展了博览群书的读书活动。五年来,为教师集体购买了《新上海女人》、《王蒙-我的人生哲学》、《贝宁档案》、《成功人士的七个好习惯》、《于丹读论语》等书籍,鼓励教师在宽容的、充满自由度的选择中读书,在自觉的持久的耐力中读书,拓宽教师知识领域、提高教师人文素养。在每年的教师节的庆祝会上,表彰了一批读书积极分子,出一期“教师征文”,进一步推动了我校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。
08年,是我国的大事年,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运会在北京召开。这是全国的人民的一件大事。学校工会鼓励大家:人人争做学习型职工,开展了丰富有实效的读书活动。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了“迎奥运,讲文明,树新风“的知识竞赛,并制定了暑假学习计划,组织全体教师工收看奥运比赛盛况,制作奥运小报,当好东道主。
总之,在我们工会工作中,学习,是更好地开展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抓手,学习,成为我们生活充满活力的源泉。技术进步和全球化已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部分,学习成为理解和赶上变化速度的关键方式。然而学习型校园不是一天就能够创立成功的。建设学习型校园需要结合实际,根据学校与教职工的具体情况设计相应对策。在营造学习氛围去诶的过程中,学校自上而下大力提倡学习,培养鼓励学习的环境,反复强调终身学习,建立知识库,购买相关书籍,让广大教职工共享知识,对职工的学习效果进行考评,对爱学习的教职工给予适当的奖励。
在价值多元、组织多元、社会多元中,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,我们不懂得、不熟悉的东西很多,必须边实践边学习,把坚持学习作为紧迫而又长期的重要任务。“不仅要抓紧学习政治,而且要抓紧学习经济,学习先进经营管理,学习现代科技文化”。因此,不断加强学习是提高我们自身素质的必然要求。知识经济迅速崛起,对学校提出了严峻挑战,现代人工作价值取向的转变,终身教育、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当代社会主流理念对组织群体的积极渗透,为组织学习提供理论上支持。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学校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,建设学习型校园,学习型工会,将成为学校发展的趋势之一。学习型工会的建设,更要把学习作为一种可持续的行为,促使工会不断开发组织潜能,形成团体优势,更好地为学校工作服务。形成全体重视、关心和支持“创建学习型校园,争做知识型教工”活动的良好氛围和工作合力。
光启小学
顾伟
2009年2月4日